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市两会 · 声音 | 逐梦新征程,奋斗创未来(一)

聚焦

两会


编者按

会,聚也,合也,是以事至而结智。又到一年市“两会”时,温科人带着“民声行囊”,紧紧围绕“奋力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加快建设“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等方面持续发声,众声和鸣,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广泛凝聚共识,激发奋进力量。特推出两会“温科声音”,记录委员们的“两会”履职之旅。



逐梦新征程,奋斗创未来



科技创新  科技   种业

提升培养  乡村振兴  民生保障      数智     建设涉农人才    共同富裕



提升涉农人才培养能级,助力共同富裕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委员 副院长  

陈联盟 (教育界别)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而人才振兴(尤其是乡村人才的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温州在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乡村人才仍存在数量不足、能级不高、政策不够等短板。

建议:

一、支持建设温州农业科技城,形成“产教科城”融合新标杆。农业科技城的建成,将全方位集聚高素质科创人才、高成长性科创产业、高层次科创平台。一是争取将农业科技城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二是在农业科技城内建一所涉农大学,为科技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三是抓住藤桥镇创建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和全方位融入鹿城西部生态新城的契机,全力打造一座“高端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管理、生产加工、科技示范”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二、支持创建本科层次农业职业大学,培养高能级乡村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优先支持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是支持已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振兴优质校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支持学院在藤桥建设一座产学研城深度融合的新校区。让学生在校学习3-4年、在园区工作1-2年,成长成为农业工程师、高级职业农民、农业品牌运营师,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能级;二是整合温州涉农资源联合建立农业职业大学;三是支持在温高职院校中与农业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的优势特色专业试办职业本科专业,建立“中职+高职+本科+培训”一体贯通的终身学习渠道。

三、完善激励保障政策,激发乡村高能级人才培养动力。引进高端人才、激发人才下乡是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发展质量的有效路径。一是扩大高职院校面向山区五县、乡村基层的定向招生名额与定向培养力度,与当地政府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合同并提供补助支持;二是定期调研、动态发布《温州乡村振兴和本土农业产业提升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并给予相应人才认定;三是加大对在温高校涉农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单独核算、专项支出涉农高层次人才奖励和科研启动费等。



加快打造温州现代种业科技高地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委员、组织统战部部长

许方程  (科技界别)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关乎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命脉,中央明确种业科技创新是“卡脖子”工程。聚焦“双强”行动,温州作为浙南闽北区域性种业大市,仍存在先进育种技术应用少、种企人才引进难度大、种企综合竞争力不强、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落后等问题。

建议:

一、聚焦种业技术需求,加大力度实施育种科研专项。一是瞄准全球种业科技前沿,加大对优质水稻、花椰菜、芦笋、番茄、玉米等重大种业育种专项支持,加快对基因编辑、分子育种技术等前沿技术应用;二是深入推进“企业+高校+研究所”间际产学研合作,实施“首席专家”项目负责制,建立种企与科研人员合作双赢机制,着力打造长三角现代种业科技创新高地。

二、聚焦种业人才引育,打造种业高能级创新平台。一是依托世界青年科学家(温州)峰会,在中国南方种博会(温州)基础上举办青科会长三角现代种业技术创新分会,政策支持组建种业高端人才集聚的院士工作站,推动企业、科研院校等建立育种科技创新联盟,开辟更多学术交流“窗口”;二是继续加大对省(市)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科技园、新品种展示中心等创新平台专项经费投入,助推科研育种成果转化,加快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    

三、聚焦种业市场供应,打造高标准种业生产基地。一是合理规划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布局,出台配套财政激励制度,财政投入向机耕道路、农机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等建设项目倾斜,重点支持打造若干个高标准的粮油、蔬菜种子种苗生产基地;二是建议主管部门筹建浙南闽北区域性农作物种子交易市场,促进资源要素集聚,提高我市农作物优质种子种苗自给率和市场辐射力。    

四、聚焦种业竞争优势,打造现代种业集团公司(联盟)。一是政府政策引导和鼓励本土种业企业兼并重组,资源互补,组建温州现代种业集团公司(联盟),培育1-2家亿级产值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二是借助“一带一路”支持本地种业企业“走出去”。立足温州花椰菜、早熟大白菜、耐热甘蓝等品种在东南亚的广阔市场优势,鼓励浙江科诚、神鹿种业等本地知名种业企业在沿线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品种筛选试验点,构建推广销售网络,打开我市优势种业出口外贸市场,提升温州种业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



推进“数智”乡村建设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师 

陈琛凝(社科界别)



“数字化是未来趋势,温州市全面落实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精神,也要紧紧依托数字赋能未来乡村,”,陈琛凝总结分析我市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数字化应用水平较低、农村数字化专业人才匮乏、农村数字化政策供给不足等问题。

建议: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政策评估机制。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数字乡村”平台,开展现有农业政策评估工作,找准地区农业政策实施的薄弱点和改进方向,提升政策组合的联动效应;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强化对农业项目资金的全过程监督,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实效性和安全性。

二、推进数字化与乡村生产生活有机融合。一是推进生产经营数字化。建立从农业种植到储存、运输、销售及供应链农业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体系,与“浙农码”平台灵活对接。二是推进文旅融合数字化。促进数字文化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在乡村落地,推动直播“乡村”夜光经济等新模式。

三、完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网设施,逐步实现 5G 网络重点乡镇覆盖。加快山区、海岛等乡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信息工程框架和数据运行、共享、兼容机制, 以村级“农村书屋”为“平台”,建设村级社区服务网点。

四、壮大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各地应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实现在数字技术专业的“精准育才”,注重外部引进和吸纳数字化专业人才,加强与农业类高等院校、龙头企业、专业机构对接联系,实现“长久留才”,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的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 。

五、运用“互联网+”提高乡村智治能力。突出“治理+数字科技”融合创新,如数字监控、互联网、垃圾智能分类等 ,建立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乡村治理和村居之间的“1+3+N”综合治理机制。实施微权力全过程数字化监督工程,进一步强化集体“三资”阳光监管。



媒体报导



两会特刊速递 | 再奏春天的交响,我院以担当作为走好乡村振兴与共富之路

喜报+1!我院入选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检测实验室首批名单

【重要公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2年高职提前招生考试须知


发      布  | 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来      源  |  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组织统战部

排      版  |  彭唯 

编辑/初审| 陈梦翔  

终      审  | 陈晓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